我從去年6月份,正式成為一名全職自媒體人,專門在各大自媒體平臺寫原創(chuàng)文章。大學中文出身的我,當時的念頭就一個,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行不行,得做了才知道。于是,我抱著萬分崇敬的心情加入了剛剛火爆起來的自媒體行業(yè)。
看到很多人都說自己工作多辛苦,多坑爹,我覺得世界上最坑爹的可能就是自媒體人這個工作了吧?除了那些被捧出來的大V,或者原本就很厲害的大牛,我想,數以萬計的都是草根自媒體,個中甘苦,只有自己才能體會。不信,我來跟你掰扯掰扯我這半年的血淚史。
搬運累到彎腰駝背
1、苦逼的文字搬運工,多平臺復制粘貼的機器人
既然是自媒體人,自然會有多個自媒體平臺,否則出去都不敢說自己是自媒體人。我在入自媒體領域之前,已經提前注冊了各大自媒體平臺,拉不拉屎,得先占個茅坑,像頭條號、微信公眾號、企鵝號、一點號、UC訂閱號、百家號、網易號、搜狐號、新浪看點、QQ公眾平臺、搜狐公眾平臺等流量較大的自媒體平臺,我都有號。
開始的時候,做的很起勁,每天輾轉于各平臺之間,最常用的幾個快捷鍵是復制、粘貼,一篇文章在一個平臺發(fā)出后,會陸續(xù)被我手動復制、粘貼,同步到其他所有平臺,內容大多不會改動,但標題會根據平臺的偏好稍作改動。現在圖文的打開率越來越低,起一個好的標題是10萬+的重要保證,也是自媒體人首先要學會的一個技能,那就是找到讀者的G點。
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長此以往下來,慢慢就疲憊了,精力支撐不住,幾乎所有的平臺復制粘貼后還要重新格式化一下,然后重新編輯文字,添加圖片,而圖片要一張一張從百度上去搜,幾乎每天都在重復同樣的工作,一篇文章一個平臺用去十分鐘的時間,多篇文章十多個平臺下來,就是三四個小時,就是大半天時間。
最讓人無語的是,這些文章發(fā)出后,大多數時候閱讀量都低得可憐,低到塵埃里,這對我的自信心是一種很大的打擊,很長時間,我走不出來,會陷入自我懷疑和否定之中,我是否不適合做自媒體?想想每天的工作,真正的寫作時間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而大部分時間,則搬運工一樣重復著同樣的工作,就是Ctrl+A,然后Ctrl+C,然后Ctrl+V,像個機器人一樣,很機械地做著這些事情,慢慢消耗掉了一開始要做自媒體時那種雄赳赳氣昂昂的豪情。
即便如此,每天仍要準時更新,心里期盼著說不定哪一天走了大運,被平臺推薦,出了10萬+甚至100萬+的爆款,說不定被平臺選為簽約作者,每月有了固定收入,說不定突然平臺有了收益……雖然這些很少出現,但就像每個買彩票的人都夢想著自己中大獎一樣,有癮戒不掉。自媒體虐我千百遍,我待它依然如初戀。
加班苦到日夜不分
2、為了跟熱點,誓做一個日夜顛倒的加班狗
做自媒體的苦逼草根都知道的一件事就是:跟熱點。因為只有跟熱點,才有可能產生10萬+的爆文,而閱讀量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廣告收入的多寡,這又直接關系到柴米油鹽,關系到一日三餐。
一開始的時候,我是只顧自己寫,自己爽,沒有跟熱點的意識,也有點裝逼,不想跟風,不屑于跟風,心里覺得我起碼是個讀書人,怎么能那樣呢?但慢慢發(fā)現,不會跟熱點的自媒體,永遠都不會有人關注,你再端著,沒人光顧你,最后只能慘淡收場。所以,后來我慢慢學會了關注熱點,學會了跟熱點,但一旦跟上熱點,你注定要犧牲的就是睡眠。
前段時間,熱點有點多,常常整夜不睡,熬夜碼稿子,因為熱點來得快,去得也快,你稍微慢半拍,可能熱點過去了,文章也不適合發(fā)了,或者你發(fā)的慢一點,已經有很多自媒體先入了,你只能拾點別人啃剩的骨頭渣渣,看著個位數兩位數的閱讀量,再看看人家動不動10萬+的閱讀量,想著自己熬了一個通宵寫出的文章,忽然就覺得不會再愛了。
有時候沒熱點,但也不敢閑著,每天一大早和凌晨都會瀏覽各大門戶網站,刷微博,微信,看百度風云榜,關注明星大V最新動態(tài)以及社會熱點事件,一旦發(fā)現苗頭,無論此刻在干什么,趕緊打開電腦寫寫寫。時間久了,也就忘記了一天還有白天和黑夜之分,有時候深夜一點多了還不睡,刷著微博,突然看到某明星爆料,一個激靈從床上爬起來,開電腦,挑燈夜戰(zhàn),好像我從來都不困一樣。我很興奮。
很多人都說自媒體人多自由,一篇稿子就能掙一個月的生活費,但其實他們不知道,一旦做了自媒體,常常為了跟熱點,醫(yī)院里打著點滴都得抱著手機寫,一邊擦著鼻血,一邊還不停在碼字,為了一個10萬+容易嗎?別說睡眠,要我的命,好嘛,你拿去!
惡心自己才能成全別人
3、為了閱讀量,不惜燉雞湯,成全別人惡心自己
一開始做自媒體的時候,我并沒有很清晰的規(guī)劃,心里甚至有些輕蔑地說,不就是寫文章嗎,這還不容易,但做了之后才發(fā)現,自媒體真不是一般人能做的。
最常碰到的情況是,你費了很大力氣寫的一篇文章,自己很滿意,意淫了很久,想象著被網友瘋狂評論、轉發(fā)和收藏的壯觀場面,嘖嘖,想想心里還有點小激動呢。但事實是,文章發(fā)出去之后一個小時,閱讀量為0,兩小時,閱讀量12,四小時,閱讀量56,然后自己看都不想看。難受的到處亂撓,滿屋子亂轉,一肚子十萬個為什么。
開始做自媒體,心里很有些傲氣,只是發(fā)書評、讀書筆記,偶爾推薦一些書這些聽上去很高達上的活兒。那時候我最看不慣的就是標題黨和那些雞湯,并發(fā)誓,自己永遠不會寫雞湯文這樣惡心自己成全別人的無營養(yǎng)爛文,更不會打擦邊球,為了閱讀量,各種標題黨,但事實一次次擊垮了我,看到那些雞湯文、情感文、標題黨總是能撩中讀者的G點,我終于忍不住下水了。
第一次嘗試雞湯文,閱讀量一天下來20萬+,我興奮的都想扇自己幾個耳光,真特么不容易啊,看來你丫也是個人才,于是轉型,專心熬制雞湯。慢慢我也明白一個道理,你裝逼沒用,你得學會迎合讀者才行,現在很多人喜歡讀雞湯,喜歡看故事,雖然你寫著惡心,但是讀者讀著勵志。我終于明白,什么叫惡心自己成全別人了。
不要以為寫雞湯很簡單,可能一篇雞湯只要三五百字,半個小時就搞定,但它帶給你的惡心,余音繞梁,三日不絕,我有段時間整天熬雞湯,看著閱讀量幾乎每天都在50萬+以上,甚至單日突破200萬+,收入每天三五百七八百,心里那個爽,但緊接著惡心就來了。
有段時間,我就再也不想寫雞湯,我得緩緩,但這一緩不當緊,閱讀量直接跌破了三位數。但那些自己寫的雞湯,自己都不敢看,但看著那些超高的閱讀量和不斷掙來的米,我真是又愛又恨啊。你能想像我一邊嘔吐一邊寫文的情景嗎?
打賞五毛勝過紅包一分
4、每月收入勉強活命,看到銀子的那一刻我哭了
不少外行人可能都覺得自媒體人動輒就是月入五萬十萬的,收入很豐厚,可是我告訴你,那都是為數不多的大V,大部分的草根自媒體都是月入不過萬甚至月入在三五千上下徘徊的苦逼作者。
首先,并不是所有的自媒體平臺都有收入,比如一開始做的時候,所有平臺都沒有收益,頭條號有新手期,過了新手期才有廣告收益,新手期時長不固定,看你的原創(chuàng)文章質量和垂直度如何,好了三五天就能過,不好的話三個月都不一定過;網易號有星級評定,過了三星才有收益分成,而每個月你做的再好,只能拿到一顆星,也只是至少要三個月以后才能分銀子;微信公眾號開通了原創(chuàng)贊賞且粉絲過萬才可能有點收入……像搜狐、新浪看點都沒有收益!
還有些平臺坑原創(chuàng)作者,怎么都開不了收益,開了之后下個月表現稍差一點,就關閉收益,把自媒體人虐的生不如死。
所以,我全職做自媒體后,相當于免費給各大平臺打了三個月的工,然后才漸漸有些收入,但看到收入的那一刻,我哭了。一哭是我終于靠自己的努力靠自己的文章見到錢了,一哭一個月只有區(qū)區(qū)的幾百塊,連房租都不夠,都不夠啊。
幾個平臺加在一起,好的時候有萬兒八千,雀躍很久,逢人問就說,一般般,萬兒八千,然后等著別人羨慕嫉妒恨。但大多數時候,一個月只有兩三千元,最少的時候,一個月只有一千多元,而我寫了一百多篇文章啊,速度真贊,但結果真慘,北風那個吹,雪花那個飄,我是楊白勞。于是,我的日子過的捉襟見肘,不敢出門,怕花錢,怕朋友問收入。咽淚妝歡,瞞,瞞,瞞!我是唐琬……
有些平臺總是不開收益,慢慢就放棄了,等到看它開了收益,趕緊又拾起來重新做,為了一點可憐的銀子,我也學會了卑躬屈膝,學會了諂媚阿諛,在吃飯活命面前,其他一切都是浮云。
但即便是這種僅能維持個人生活的低收入,自己仍然做的渾身是勁,我手寫我心,雖然更多的時候是苦逼地堅持,寫得一手惡心的雞湯文,但看到文章被評論轉發(fā)收藏關注贊賞,心里還是有些小激動。但激動過后,每天早上查看昨日收益的時候,就又傻眼了,滿眼的0.12元,0.98元,0.46元,半個月過去了,還不足一百塊,一個人忍不住對著平臺大呼:你犧牲我的睡眠,一百塊都不給我!
5、一個人一臺電腦一部手機過一生
以前給別人打工,每日朝九晚五,周末跟朋友看電影逛街,生活多姿多彩,很規(guī)律,但自從做了自媒體以后,整個人立馬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就像一個囚犯一樣,每天抱著電腦研究熱點,抱著手機查看文章的各種數據,一個人一臺電腦一部手機就是生活的全部。
我每天躲在出租屋里,上午半天查看熱點及昨日數據,然后是各平臺文章更新,下午讀書,晚上寫作,看上去很規(guī)律,但其實很苦悶,常常會有腦袋被掏空的感覺,對著電腦半天,只憋出了一個標題,內容寫了刪,刪了寫,總是不滿意。
以前的睡眠杠杠滴,沒心沒肺,諸事不問,倒頭就睡,自從做了自媒體后,做夢都在碼字,有時候剛躺下,忽然想到一個可能會火的標題,趕緊起來命題作文一樣炮制文章。果然就火了,心里就得意的笑,得意的笑。
有時候一整天寫不出文章,就著急上火,就恨不得找個人發(fā)泄一下,看到別人寫出的爆款,心里就恨,然后就開始妄自菲薄起來,就想要放棄,覺得自己不是這塊料,就又開始懷疑人生。有時候突然有了靈感,就趕緊拿出紙筆或手機,記下一閃而過的念頭。
最讓人欲哭無淚的是,有時候碼了半天字,忘記保存了,結果電腦死機,所有的東西全沒了,全沒了!恨不得把破電腦砸了,但又舍不得,因為沒錢買新的。有時候網絡出了問題,怎么都弄不好,就打電話罵網絡公司服務差,你給我造成了多大損失你知道嗎?好像網絡不能連接那半天,我損失了幾千萬似的。
做自媒體后,跟朋友聚會的次數無限接近于零,不是沒錢,是沒時間,每天一心撲在電腦上,即便是出去,也時時看著手機,有時來不及回家打開電腦,在手機上就直接寫了發(fā)了。朋友喊出去玩,方圓五公里以外的不去,我今天文章還沒更呢,好像自己真的成了一個受人追捧的作家,其實是坐家。
一個人待在電腦跟前久了,待在出租屋里久了,都快長毛發(fā)霉了,但還是死盯著電腦不放,生怕一不小心就錯過了一個熱點,就錯過了看到自己文章成為爆款的刺激過程。
坐火車去遠方,我要飛升
做了半年自媒體,我的血淚史告訴我,這大概是有人類以來,最坑爹的工作了,簡直就不是人做的工作,但我準備做下去。因為我自己在做的過程中也有了不小的收獲。
做自媒體雖然累,雖然時間長,但好歹不用看人臉色,仰人鼻息,每日朝九晚五供人驅使,每月盼著發(fā)工資,年底想著年終獎,況且我無論人在哪里,隨時隨地都能碼字拍視頻發(fā)文章,多不多,也能掙夠飯錢。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我在這個過程中,痛并快樂著,這才是生活的常態(tài),能做自己喜歡的事,又能養(yǎng)活自己,就夠了??偙冉o別人打工,一直痛苦掙扎,每年發(fā)了年終獎就想辭職跳槽要好很多。
最最重要的就是,我讀了好多書啊,好多書啊,好多書啊,就像有個作家說的,年底同學聚會,大家都吹牛逼,比誰掙的錢多,他開口一句,誰來跟我比一下看誰背的唐詩多,全場立刻鴉雀無聲,這特么就是氣場!我雖不至如此,但讀書的過程中,靈魂那是得了再次飛升,離地三尺還是有的;心靈得到了再次凈化,至少沒有污染周邊的環(huán)境,想起來真心爽爽爽。
不僅這些,我還通過寫文章,認識了許多粉絲,許多同道中人,大家一起切磋文藝(別誤解,相對于“武藝”的意思),聊人生理想,也聊男盜女娼,好不愜意,且深入到了生活之中,大自然之中,個人得到了解放,只等多掙點錢,我就可以去世界上看看了,邊走邊寫才是我最想要的生活狀態(tài)。
嗯哼,以上是我這個自媒體人做了半年自媒體的自白,個中甘苦,只有己知,明年,接著努力,不放棄。
作者:讀行記